
113-2【美感微學程】- 音樂美學賞析:極微主義與日本三味線音樂美學
• 了解極微主義音樂的背景與美學理念
• 探討極微主義音樂的特徵與創作手法
• 體驗並分析極微主義音樂作品
• 認識三味線的歷史與音樂特色
• 體驗三味線的聲音美學與演奏風格
• 探討三味線在現代音樂中的應用
活動場次時間 (報名期間:2025-02-17 18:00~2025-04-25 23:00)
建工校區 行政大樓503教室
2025-05-04(週日) 13:30~17:20
學生 m通識微學分
主講者
湯妮莉
相關網址
聯絡資訊
聯絡人:麥小姐
聯絡分機:22191
E-mail:xkoffice03@nkust.edu.tw
主辦單位
博雅教育中心
活動內容
1.課程講授(介紹基礎知識/分享相關案例) 第一部分:極微主義音樂概論 1.1 背景與歷史 •極微主義(Minimalism)的起源:1960年代美國 •影響來源:印度古典音樂、非洲打擊樂、電子音樂 1.2 美學與音樂特徵 •漸變式發展(Gradual Process) •重複性(Repetition) •音色與時間的延展(Timbre & Duration) •相位偏移(Phasing)與模組化結構 第二部分:極微主義音樂分析(45分鐘) 2.1 作品賞析與討論(30分鐘) 🎧 作品選聽與分析: •《In C》— 特里·萊利(Terry Riley) •隨機與控制的平衡 •樂句的層疊與變化 •《Piano Phase》— 史提夫·萊許(Steve Reich) •相位偏移技法示範 •兩個聲部如何產生變化 •《Glassworks》— 菲利普·葛拉斯(Philip Glass) •和聲變化與簡約旋律的魅力
第二部分:日本音樂美學概論 1.日本音樂的美學特徵(15分鐘) •間(Ma):音樂中的空間感與留白 •侘寂(Wabi-Sabi):不完美之美與自然流動 •余韻(Yoin):音樂的殘響與感知延續 2.傳統日本音樂的類型與特色(15分鐘) •雅樂(宮廷音樂) •能樂、狂言與歌舞伎音樂 •民謠與器樂(箏、尺八、琵琶、三味線) 第二部分:三味線的音樂美學 1.三味線的歷史與演變 •三味線從琉球三線到江戶時代的發展 •不同流派(津輕三味線、長唄三味線、地歌三味線) 2.三味線的聲音美學(20分鐘) •三味線的音色與樂器結構對音樂表現的影響 •主要演奏技巧與其美學意涵(撥弦的力度與速度、滑音、震音等) •三味線與「間」的關係——音與靜默的對話
三味線在當代音樂中的應用 1.當代三味線的跨界與創新 •三味線與現代音樂(流行、電子、爵士)的融合 •代表性音樂家與作品(如吉田兄弟、上妻宏光) 2.三味線與個人音樂風格的探索 •討論如何將三味線元素融入個人創作 2.師生互動討論 學員分享與討論 3.課程測驗(作業) 創作體驗 •簡單的極微主義即興練習 •以單一動機發展簡短樂段 •探索如何透過時間與層次產生變化 |